查看原文
其他

走遍山西 | 徜佯西湾村

张珉 太原道 2020-02-09

西湾村距碛口不过两、三华里的路程,或许是受城堡式建筑群封闭环境的影响,人们说西湾的居民不太欢迎外人打扰他们的生活,村里也通常不留游客住宿。不过,我们很随意就在村里问到了愿意接待游客的人家,一位七十余岁的老太太将我们领回了她的院落。


█ 西湾村,张珉拍摄

 

西湾村座西北而朝东南,背靠石山,濒临湫水,这正是民间避风向阳、靠山近水的上乘风水。


西湾陈氏的始祖名曰先谟,字师范,明朝末年从方山县迁居于此。陈氏家族发家于清朝初年的第四代陈三锡,陈三锡开创碛口镇后,事业更是如日中天,人们传说,鼎盛时期,碛口有半条街的买卖属于陈家。


█ 西湾村,大治拍摄

 

西湾民居为建于明末的城堡式民居建筑群,长约250米,宽约120米,占地面积约三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座落在三十度的石坡之上,民居院落从前往后、由南至北前步步登高,远望显得错落有致,宏伟壮阔。西湾村历经陈氏数代上百年的建设始成现状,但可以肯定的是,其格局其实早在始建之初就已经初步确定。


█ 西湾村全貌,本组照片转载自王金平《临县西湾村》


█ 西湾村近景

 

西湾民居内套宅院三十余座,由五条南北走向的竖巷分隔开来。每个巷口,均彻有石碹拱门,石门内侧留有封闭巷门的石臼。石拱门里的各个院落中,都有极为隐蔽的小门与邻院相通,也就是说,只要进入石拱门内的任一院落,便可游遍全村。这样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村内的横向交通,更有利于突发事件下的快速转移和集体防御。这种对外排斥、对内凝聚、重视防御、居安思危的设计思想,我们在晋东南的砥洎城也曾看到。


█ 西湾村火巷,本组照片转载自王金平《临县西湾村》


█ 西湾村木巷


█ 西湾村土巷


█ 西湾村门洞

 

西湾村的民居以当地所谓“明柱厦檐高圪台”建筑为主,院落被半米高的石台分隔为前后两个部分。正房为石暄窑洞,座落在石台之上,窑顶伸出一排纹饰精美的石梁,它们和木质明柱一起支撑起宽阔的厦檐,夏日里摇着蒲扇坐在厦檐下聊天纳凉想必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院落内的两侧厢房则为砖木结构,其中又以阁楼式建筑居多,下层为柴房、磨房,上层是小姐的绣楼。


█ 西湾民居,张珉拍摄

 

西湾民居的门楣上,大多镶嵌有石质或木质匾额,落款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石刻匾额并不鲜见。我们借宿的那个院落,门匾上镌刻着“岁进士”三个大字,后来翻阅资料才知道,这里是军功三品的蓝顶老爷陈辉章的旧居。此后,我们又陆续看到了“恩进士”和“明经第”的门匾。恩进士为恩科进士,并非正式进士,而岁进士和明经进士,则是对屡试未第的老秀才给予的一种安慰。陈氏家族,虽然也曾因为有赈灾、助饷的义举而封官进爵,但毕竟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商人世家,很难象晋东南阳城、沁水那些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一样,出现诸如“一门九进士”的科举奇观。


█ 岁进士,张珉拍摄

 

西湾民居的布局严谨合理、错落有致,它的建筑形式也多种多样,富于变化。西湾村建有两座祠堂,村西南的思孝堂为石窑样式,而村东南的陈氏宗祠则为砖木结构。陈氏宗祠大门紧闭,但单看其外侧灰白色的墙体、豪华气派的大门、飞檐高翘的阁楼,竟有些许江南民居的影子。而陈氏宗祠外,村路曲折,水渠蜿蜒,田亩间白雪与绿叶相错,几株大树更是如插花般生长在恰到好处的位置。眼前的画面,让我在黄土高原的深沟远壑之中找寻到了江南水乡的韵味。


█ 陈氏宗祠全景,本组照片转载自王金平《临县西湾村》


█ 陈氏宗祠近景


█ 西湾思孝堂,张珉拍摄

 

西湾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又是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已经对村东的一处院落进行了必要的修复,西湾民居管理所就设置在这个院子里。外院的石窑里仍居住着一户村民,被修复过的内院却大门紧锁。我们与外院的陈老太太攀谈起来,这位八十四岁的老人今天兴致很高,为我们讲述起发生在西湾的一件件陈年往事。老太太的孙子本来要去挑水,此时也饶有兴趣地担着空桶做起了听众,对于一个从小跟随父亲在甘肃平凉长大的年青人来说,许多故事或许也是他第一次听到。

 

原来这西湾村也与李家山一样,有东、西两大财主,难怪村口会有两座宗祠。陈老太太一家是西财主的后代,但他们居住的这所全村最为气派的院落过去却属于东财主。老太太说,从清末民初开始,陈氏家族有很多人都染上了毒瘾,东财主一门因此而引发家庭纠纷,爆出杀妻命案。事后,东财主一门为了结命案而元气大伤,为此,他们与西财主协商,由西财主补偿一部分现银后置换了院落。到解放初期土地改革时,西湾陈氏已经衰落,老太太一家仅剩十几亩薄田,成分定为破产地主,除主窑外的厢房、内院、阁楼全部被没收。老太太的孙子为此感慨道,那位大救星家里的土地比他家多,却也只是个中农而已。


█ “东财主院”全景,本组照片转载自王金平《临县西湾村》


█ “东财主院”木雕


█ “东财主院”砖雕


█ “东财主院”石磨



█ “东财主院”西侧

 

西湾村在规划上充分利用了石拱门上的空间,比如,有的石拱门上方就建有房屋,而陈老太太家院外的石拱门,则同时成为一座过街天桥,它是竖巷对面一座二层阁楼的唯一入口。从老太太院里的石台阶上到天桥,便可进入阁楼,阁楼已经相当残破,门窗尽毁,檐角伸出几支朽烂的椽子。老太太说,那是当年关押“花姑娘”的地方。

 

1942年农历二月初一,日伪军第八次进犯碛口,驻扎于西湾。当年,陈老太太怀抱着孩子与西湾的村民们一起逃入山中,每天靠干枣和积雪充饥,全村人在饥寒交迫之中整整捱了二十八个日夜,直到日寇撤退才得以回村。比他们更为不幸的是被日寇关押在阁楼上的二十余位青年妇女,那是一段噩梦般的日子。日寇在撤离西湾时四处纵火,西湾村建筑艺术最高超的一批晚期双层四合院落被付之一炬,许多石窑的明柱厦檐、门窗甚至室内的家俱、农具也被烧光。如今的西湾村,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四合院的废墟和空留柱础与石梁而不见明柱厦檐的窑洞。相比之下,西湾村的百姓还算幸运,临县另外一个村庄的百姓躲入地道避难,日伪军在洞口点起秸杆、辣椒,致使地道内的二百余位村民窒息而死。


█ 西湾残留的一些断壁残垣,张珉拍摄

 

“再坏也没有坏过日本鬼子的”,这便是陈老太太在五十多年后依然强烈的切身感受。去年曾有几位日本学者来到西湾,面对村中老人旧事重提,他们自我解围说“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言语间笑得极为尴尬。

 

老太太的儿子将母亲搀回了房间,孙子也挑着空桶去村口的水井了,我们继续在村里游荡,不经意走入一处宅院,竟然遇到了初三与我们同包一辆车的大嫂。看到我们进来,男主人热情地依次为我们装了满满一口袋酒枣,女主人则带我们参观了她的纺纱机和织布机。没有想到的是,如此传统古老的工具如今仍在使用,女主人用纺纱机将棉花纺成绵纱,再将绵纱织成棉布,最后用棉布缝制被面褥单,那是百分之百的纯绵制品。女主人说,旅游节期间,有关部门还曾组织一批妇女为游客表演纺纱织布。


█ 西湾雨巷,张珉拍摄

 

在西湾村东南角的一处院落,外墙刷得通白,上面顶天立地的题写着西湾村的村名,落款是罗哲文,一位守望民间的著名学者。院子的大门上,悬挂着“竹苞松茂”的匾额,进入四合院,正面是五眼石窑,两侧的厢房均向外侧后退半檩土地后建造,再加上下房已经拆除,庭院显得相当敞阔,走过这么多晋商大院、官宦府第和明清民居,还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民居院落。不过,听说临县最大的“明柱厦檐高圪台”四合院并不在碛口,而在碛口以北二十公里的三交镇孙家沟。


█ “竹苞松茂”院匾额


█ “竹苞松茂”院大门


太原道三晋文化微论坛开通,直接发帖,深度讨论,永久留存,全网互动,点击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推荐内容:

临县碛口西湾村,农耕文明时期人居环境的杰出典范

碛口西湾:深藏的水阿娇

走遍山西 | 碛口李家山,落在黄土高坡上的凤凰

走遍山西 | 一个人的碛口

走遍山西 | 砥洎城,坩锅小城故事多

走遍山西 | 古村郭峪,大清相国陈廷敬的老狮院

走遍山西 | 皇城相府,大清相国陈廷敬的午亭山村

走遍山西 | 客舍平遥,梦里不知身是客

走遍山西 | 在蒲津渡和蒲州古城感受盛唐气象

走遍山西 | 广胜寺,宗教与艺术最完美的结合

走遍山西 | 永乐宫,凝固在墙上的辉煌

走遍山西 | 太行八陉,横穿天下之脊

走遍山西 | 京畿藩屏娘子关,穿行在井陉的前尘往事

走遍山西 | 那年的七月十五,那些河曲的河灯

你为什么要朝台?

解读沁河古堡古村落系列

一:古堡寻根

二:金郭壁,银窦庄

三:湘峪古城

四:郭峪与皇城

五:砥洎城

六:解读沁河才子之乡

附:走进沁河才子之乡,解读三百年科举传奇——沁河古堡群考察攻略


欢迎加入太原道微信群交流山西地域文化,入群请先添加太原道编辑微信并注明“入群”,扫描下图二维码或查找wwwtydao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